加强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几点思考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应坚持党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新性、坚持合力教育等基本原则,并落实以下五个着力点:抓实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端正企业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抓好队伍建设,建强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加强精细管理,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用好网络工具,打赢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文化建设,唱响意识形态工作主旋律。
意识形态工作是塑造灵魂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偏颇,必须遵循科学、求实的基本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一是坚持和加党对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企业党组织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坚定地站在意识形态第一线,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充分发挥公司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整合企业多样的思想文化;三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言行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加强企业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升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除了要遵循基本原则外,还需要抓实抓好以下三个着力点:
一、抓实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端正企业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党委作为企业的领导核心,必须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坚决抵制意识形态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端正企业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一是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通过主题教育、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增强企业党组织的政治责任感和思想自觉。二是加强思想理论教育。企业党组织应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制度,通过个人自学、集体研讨、专题调研、专家讲座等各种方式深入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企业党组织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确保企业党组织由真正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领导干部组成,时刻坚守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三是完善对各基层党组织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加大意识形态工作在基层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的考核权重,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标准。
二、抓好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做好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人。企业必须将组建一支乐于做意识形态工作、勇于做意识形态工作、善于做意识形态工作的教师队伍作为政治责任常抓不懈。抓好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企业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师自觉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作为职业生涯的永恒追求,其内生动力在于“德”,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为魂。加强师德建设,要将师德教育活动常态化,定期举行师德典范评选表彰、师德师风宣传宣讲、师德研讨培训等活动;加强师德建设,还要建立师德考核制度,将师德作为师资引进、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更要建立师德监督机制,搭建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形企业、教师、职工、家长、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督体系。二是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真学才能真懂,真懂才能真教,有些教师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认知,缺乏对国史国情的深刻了解,导致政治底线模糊;有些干部对重大理论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不能及时厘清职工思想的迷茫和困惑,致使意识形态教育针对性不强。因此,企业党组织应积极利用企业内外资源,以讲座、研讨、论坛、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将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头脑,提高干部对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企业文化建设,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核。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才能奏响意识形态工作的交响乐、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旋律。其一,在物质文化建设上,要在办公场地、生产场地、车辆、船舶、库区等体现公司标志。把企业精神、发展历程、远景规划、经营理念、企业荣誉、党的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使企业文化成为了“看得见,想得到,摸得着”的文化,对内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精气神,让职工在文化氛围中对企业的目标和责任一目了然,浸润其中的职工增强企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其二,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应充分重视党团活动、安全生产活动的载体作用。各级党团组织要加强对各项活动的审批、管理和引导,不断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的方式、方法和时机。其三,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应贯彻落实依法治企的原则。制度规约同样具有育人作用,在企业规章制度等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以法治的精神规范义务、保障权利、平衡利益,营造公正、平等、和谐的企业文化。(李光宪)